10月24日至25日,2024海洋融合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本次论坛以“从湛蓝到异日——打造健康荣华的海洋,创造可捏续的异日”为主题,配置热门议题,日常邀请嘉宾,充分体现了山东对海洋行状的高度醉心,彰显了山东共商共谋海洋融合,促进共赢发展,助力构建海洋气运共同体的期间担当。
本日(10月24日),寰球日报推出“大省挑大梁·向海图强”特刊,看山东何如激活蓝色引擎,书写新期间海洋强省建设新篇章。

向海图强,山东激活蓝色引擎
寰球新闻·寰球日报记者 张文婷
金秋十月,恰是获利的季节。在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东部的网箱衍生区,胪列整皆的网箱成方连片,迎来了收鱼的好时机。
“这个网箱养的绿鳍马面鲀,在5月中旬放养的时辰是1厘米阁下,当今长到了20多厘米,面前阛阓行情很好。”日照盛隆水产衍生有限公司职工王民说。10月中旬开动,日照市各水产企业通过网箱衍生的许氏平鮋、绿鳍马面鲀和石斑鱼等开动获利,连续发往世界各地。
山东,依海而立,向海而兴。绵延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近16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孕育了山东向海图强的“深蓝梦”。
本年5月,习近平总文牍在山东探员时,引发山东要阐发海洋资源丰富的先天不足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难忘总文牍移交,山东深入激动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十大举止”,悉力作念好经略海洋这篇大著述,活泼的湛蓝海域正慷慨出新的活力。
挺进深蓝,向大海要发展
在烟台长岛南隍城海域,一座座大型“海上粮仓”巍然兀立于海天之间。它们是“经海”系列深海智能网箱,亦然亚洲最大的量产型真切海衍生平台。
“与传统网箱衍生不同,只需操作数字化系统,便可完成衍生任务。”在昨年刚进入使用的“经海005号”智能网箱平台,时刻东说念主员王殿超先容,该网箱深度达到30多米,衍生的海鱼能在其中充分游动,得到雷同野生的滋长环境,年产渔获可达1000吨。
昨年底,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获批成立,成为中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擦亮这张新柬帖,长岛正以更纵情度深化产业培育模式变革,“大渔带小渔”戮力于衍生就是探索出的新模式之一。“渔民在近岸海域衍生小鱼,等鱼长到合适规格,再由企业放到深海网箱内衍生。”南隍城乡党委文牍、乡长葛猛说,这种方式使衍生周期裁汰1年,渔户效益增多1倍,竣事企业与渔户融合双赢。

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衍生工船“国信1号”。
在山东,以渔业为代表的传统海洋产业,在高端化、智能化装备的加捏下走向转型升级之路。与此同期,海洋催生出的一批新兴产业荣华发展,成为推动山东踏浪前行的首要能源源头。
近日,位于乳山市南侧海域的国度电投半岛南U1场址二期海优势电名目完成一说念风机吊装,向并网发电迈出枢纽一步。“半岛南U1场址名目投产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清洁电能约25.5亿千瓦时,勤俭标煤浪掷约8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9.9万吨。”国电投(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关连负责东说念主先容,面前该公司正在积极组织海缆施工和机组调试,加速各项并网准备使命,确保10月底完周到容量投产。
本年以来,山东海洋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上半年,全省海洋出产总值8344亿元,同比增长6.1%;主要海洋产业竣事增多值3767亿元,增长6.9%。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新增国度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家,总和达72家,数目和限制均居世界首位。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海洋电力业、海洋药物和生物成品业、海水淡化与详细诳骗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多值同比增长7.4%。
绽放革新,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近日,中国船级社质地认证有限公司向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潍坊港认真颁发《碳中庸评价文凭》,符号着潍坊港建成世界首个“零碳港口”。
“咱们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完成了对传统火电的替代,面前全港已竣事能源绿色‘零碳’排放。”山东省港口集团潍坊港有限公司总司理孙超说,清洁能源不仅为潍坊港每年勤俭用电资本约960万元,并且每年可勤俭标煤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万吨。
港口行为基础性、枢纽性方法,在海洋经济发展中阐发着首要的政策撑捏作用。从已往“一群港”到如今“港口群”,经过整合,山东海洋港口群已成为我国东西双向互济、陆海表里联动的首要交通枢纽。本年上半年,全省港口新增海运外贸航路13条,总和达255条,居我国朔方港口首位。
一流的港口离不开一流的时刻。全球首个“氢+5G”颖异船埠、全球始创智能空中轨说念集疏运系统、全球始创“全系统、全过程、全自动”干散货专科化船埠适度时刻、世界首个液化油品智脑出产管控系统……一批全球、世界始创在山东港口出身,推动港口越来越“贤达”,详细效劳大幅栽植。

山东港口日照港。
从港口一隅放眼海洋发展全景,山东捏续深化海洋科技革新,激动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立。2021年—2023年,海洋科技资金进入达36.5亿元;约有50家“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汇注山东;海空信息感知与处理时刻、极地深海信息感知与智能探伤、深海装备智联网等省重心实验室获批建设;领有20多位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真金白银”的进入换来海洋科技革新效果竞相清楚。本年以来,“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枢纽时刻与应用”名目获国度科学时刻卓绝奖一等奖;青岛蓝色种业推断院攻关三文鱼国产化繁育,奏效竣事请示“伪雄鱼”,冲破东说念主工繁育“卡脖子”勤苦;中船发动机公司奏效交验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海洋科技优势正蜕变为经略海洋的山东履行。
系统保护,共建东说念主海和谐画卷
满眼皆是碧海沙滩,时时有海鸥在头顶盘旋……国庆假期期间,认真对外绽放不久的日照海龙湾景区诱导了不少旅客前来体验。
“海龙湾是我国首个退港还城开荒整治工程,亦然国内首个港港口线退还生态岸线的实例。”山东港口工程不断商量公司名目不断行状部副主任孟凌峰说。2019年,海龙湾名目完工,投资近6亿元,开荒生态岸线1882米,新增沙滩面积约46万平方米,让昔日黑魆魆的煤堆场,蜕造成了本日城市新地标。退港还海后,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往往出现,数目繁密的太平洋蠵龟、黄嘴白鹭在此栖息,成为海龙湾当然环境和水质大幅改善的活泼诠释注解。
海洋环境保护是海洋经济可捏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山东深入激动艳丽海洋建设,坚捏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捏续激动重心海域详细治理,“一湾一策”协同激动近岸海域浑浊防治、生态保护开荒和岸滩环境整治,系统栽植海湾生态环境质地。同期,山东制定了海洋环境质地生态赔偿观念,将海洋环境质地纳入生态赔偿范围,按照“浑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赔偿”的原则,把海洋环境治理成效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起海洋生态保护与赔偿不断长效机制。

一艘快艇从青岛栈桥旁驶过。
如今,一幅东说念主海和谐的艳丽画卷在皆鲁地面上徐徐铺展。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5.6%,刷新监测记录;浒苔绿潮防控解决成效显赫,全年岸滩算帐浒苔较上年减少约93%;累计建成国度级艳丽海湾4个,数目位居世界第一……越来越高的海洋“颜值”勾画出海洋强省建设的亮丽底色。
计划:
向海 向洋 向异日
寰球新闻·寰球日报记者 张兆友
10月24日至25日,2024海洋融合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以“从湛蓝到异日——打造健康荣华的海洋,创造可捏续的异日”为主题,这次论坛全心筹办决议,配置热门议题,日常邀请嘉宾,充分体现了山东对海洋行状的高度醉心,彰显了山东共商共谋海洋融合,促进共赢发展,助力构建海洋气运共同体的期间担当。
举办这次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文牍对于海洋强国建设首要文告和观望山东首要语言精神的具体举止。海洋是高质地发展政策要隘。2018年6月,习近平总文牍先其后到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观望,明确条件山东“悉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方”;本年5月,总文牍再次观望山东,条件咱们“打造当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频年来,全省陡立难忘移交,坚捏把海洋行为高质地发展的政策要隘,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举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接续迈上新台阶,海洋经济成为经济高质地发展的首要引擎。今天的山东,海洋出产总值冲破1.7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国度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和达72家,数目和限制均居世界首位;山东港口完成货品迷糊量17.1亿吨,稳居全球第一位。不错说,山东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海洋,最大的后劲和空间也在海洋。以这次论坛为机会,全省域、系统性、高程序激动海洋强省建设,共创海洋经济增长新空间,共谋海洋求实融合新愿景,共建海洋革新发展新时势,咱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陆海统筹、科技引颈、产业汇注、生态优好意思、绽放融合、治理高效”的山东特点海洋发展之路。

海葵一号。
向海而兴,新质出产力标定着蓝色经济发展的航向。科技是第一世产力,之于海洋,相通如斯。行至沿海滩涂,这里的盐碱地上种起了农作物,耐盐碱水稻测产连革新高;来到近海企业,这里的衍生车间喂起了海洋生物,“上岸”的海参和海马成了新的钞票密码。事实诠释注解,这片海洋莫得亏负山东,山东也莫得亏负这片海洋。从风电安装船“博强3060”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建造基地委用,到“海葵一号”在海油工程公司青岛形状奏效下水;从15万吨级颖异渔业衍生工船002号和003号船开工建造,到“华祥9号”起航赶赴南极海域进行磷虾捕捞……活泼海疆上,“山东制造”正在潮头搏浪,这是山东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活泼缩影,亦然山东推动高质地发展的显然标签。面向异日,全省陡立要进一步聚力完善当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科技革新引颈,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栽植海洋详细治明智商,切实凝华海洋强省建设宏大协力。
向海图强,高水平绽放是蓝色经济的显然标记。“海洋孕育了人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现时,海洋已成为各方疏通的蓝色桥梁和首要流派,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阛阓、时刻、信息、文化等融合日益精细。不错说,以“融合”促“发展”,既是海洋融合发展论坛的应有之义,亦然山东扩大蓝色“一又友圈”的势必条件。放眼皆鲁地面,本年全省港口新增海运外贸航路13条,总和达255条,居我国朔方港口首位;中韩多式联运整车输送在威海试运行,威海港通畅首条“威海—坦桑尼亚”非洲航路;践诺海铁联运“一单制”,竣事“提箱、装箱、清关”无缝衔尾,融合通说念进一步畅通,对外经贸处事捏续优化。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聚力提高海洋绽放融合水平,让路放之风、革新之举在黄渤海之滨彭湃浪荡,一个与世界关连更加精细的山东,必将开释出更加宏大的发展动能,信得过把海洋开发这篇大著述作念深作念大,书写新期间海洋强省建设新篇章。
一线故事:
生态衍生,海胆苗种成活率提高到80%
寰球新闻·寰球日报记者 从春龙
10月22日,在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衍生车间,衍生池内如硬币大小的海胆苗正慢悠悠地爬动,阳光透过顶棚照亮了总计池塘。
“咱们接收了先进的轮回水衍生系统,保证水质的清洁、踏实。”该公司总司理田德阳说,车间内,取自莱州湾的地下水为海胆提供了自然、踏实的衍生环境。通过全心不断,严格适度饵料、温度、光照、活水等身分,让海胆在最相宜的环境中滋长。
莱州湾一直以丰富的海洋生物质源著称,莱州市也成为扇贝、大菱鲆、海参等优质水居品的主产区。近几年,传统水居品种濒临不同进度的挑战,更新衍生品种鸡犬相闻。
经过多方调研,田德阳发现海胆衍生有着开阔的远景:“海胆肉质细嫩,滋味鲜好意思,养分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阛阓需求接续增长。”
海胆衍生也并非一帆风顺。种质退化、滋长迟缓、抗逆智商差、病害频发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当然环境的影响大,衍生成活率一直在20%-40%之间踌躇。
如今,不同于大无数衍生车间的避光环境,田德阳让阳光透进衍生池,通过改变水深来转变照耀强度,定向培养有利的自然水藻。而绿藻、褐藻、球藻对海胆来说,都是很好的饲料,不仅为海胆提供了自然的食材,还灵验诽谤了饲料资本。
田德阳从池塘里捞出一只海胆说:“吃水藻长大的海胆,身上的刺长得更韧,抗病性、抗逆性也增强了,成活率当然提高了。当今培育出的苗种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
脚下,莱州当地已有几十家衍生户进入到海胆衍生中。“咱们不仅提供优质的苗种,还为衍生户提供包括衍生时刻和销售在内的一条龙处事。”田德阳说,当今他每年可培育2000万粒苗种,以成品率80%计较,年产值可达到1.8亿元。
频年来,烟台市纵情实施水产种业栽植举止,聚力打造中国水产种业烟台“北繁基地”。限制面前,已建成31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培育国度水产新品种23个。2023年,该市水产苗种产量冲破4200亿单元,居全省首位。
低碳引颈,为远洋船装上“绿色腹黑”
寰球新闻·寰球日报记者 张忠德
胶州湾西岸,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内,散布着繁密船舶海工产业的明星企业,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发动机”)就是其中之一。
10月21日,走进中船发动机的总装车间,十余吨重的曲轴、一东说念主多高的齿轮,一座座四五层楼房高、重达数百吨的发动机居品,让东说念主仿佛走进了充斥着钢铁巨兽的森林,场面颇为壮不雅。
发动机是船舶的“腹黑”,中船发动机在我国船舶能源畛域占据首要隘位。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科技事务独揽曹睿告诉记者,进入21世纪以来,跟着海外海事组织对船舶排放程序的条件日益严格,以及列国树立海洋排放适度区,使用低碳燃料的各类新式能源安装的阛阓需求越来越大。在低碳理念引颈下,中船发动机萌生了为远洋船只装上“绿色腹黑”的思法。
近期,中船发动机奏效委用了920mm超大缸径LNG双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当先竣事了LNG船用发动机全谱系产业化阛阓践诺。本年前三季度,该公司LNG双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委用台套数和马力数分辩同比增长30%和37.2%。
与LNG双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的呼吁大进比较,中船发动机在甲醇燃料和氨燃料船用发动机上的冲破更加令东说念主惊喜。
几个月前,中船发动机首台甲醇双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奏效委用,竣事了我国低碳燃料船舶能源“零”的冲破。相较于液化自然气,甲醇燃料在船舶储存、输送、使用等方面更具优势,装备甲醇双燃料低速发动机对栽植船舶详细能效指数和CII评级(海外海事组织用来量度船舶输送货品或乘客时的碳效率的一种评级方式)具有首要促进作用,不错使航运公司大略更加平缓地纰漏海外“碳税”规章。
“本年年头,咱们又启动了氨燃料主机西宾平台的开发建设,瞻望2025年完成第一台氨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的开发和委用。”曹睿告诉记者,“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碳,仅生成氮气和水,着实不产生硫氧化物和颗粒物,可灵验诽谤对大气环境的浑浊。比较甲醇,氨燃料的制备工艺更加锻练,使用资本也更低,阛阓远景更好。”
(统筹 姚宽阔 蒋兴坤 规画 于海员)